上海肿什么瘤医院检查预约加急挂号小技巧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重点科室】
“十二五”以来九院学科建设水平不断发展。医院现拥有3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口腔临床、整复外科、关节外科)和2个上海市临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口腔医学、医学美容)。口腔临床医学、整复外科与组织工程学、外科学(骨科)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组员单位(牵头单位瑞金医院);口腔基础医学现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修复科和眼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口腔医学、整复外科学、骨科学为教育部“十二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口腔黏膜病科列为国家中医管理重点专科。组织工程学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口腔颌面外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口腔修复生物材料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特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和眼科学为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修复重建外科入选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眼科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骨科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眼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九院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血管病诊治中心、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中心单位。
【上海肺科医院的科研成果】
“十三五”期间,医院主持及参与项目119项,牵头十三五重大专项1项、子课题2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项,包含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2项、优秀青年基金4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共立项临床研究项目319项,其中注册类临床试验项目(GCP)158项,含牵头项目58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161项,含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4项。发表SCI论文共666篇,含《Nature》正刊2篇、子刊4篇和《CELL》正刊1篇,单篇高IF 42.778,IF≥10分共39篇。科技奖项获重大突破,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肿瘤科团队项目《肺癌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另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等成果奖励共16项。2021年是“十四五”开之年,医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含基础科研中心1项、杰青1项、优青1项、专项项目1项。立项物临床试验(GCP)66项,其中多中心牵头5项,国内多中心牵头19项,合计金额6015.87万元;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66项,其中国内多中心牵头14项,合计金额2216.18万元;共牵头及参与撰写临床研究共识或指南7项。发表SCI论文191篇,IF>10分18篇。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二等奖等科技奖项。
上海的医疗体系正逐步完成数字化转型,大多数医院已经支持通过互联网进行预约挂号服务。患者可利用各医院的公众号或小程序,轻松完成挂号并支付费用。这不仅提升了就医效率,也减少了现场排队的时间损失。然而,尽管网络预约带来了便利,现场挂号对于一些非网络用户依然存在必要性,这要求医院在推进数字化的同时保持服务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另外,通过第三方平台预约的号源无法在线支付,在该医院的小程序中也看不到“已预约”的信息,应该是两者之间的系统尚未打通,只能到现场挂号,属于现场号源,也会被排在很后面。
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26名,拥有高级职称专家百余名。医院设有儿科类全部专业,优势特色专科有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肾脏风湿科、呼吸科、血液科、消化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保健科、皮肤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科等。医院也是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市儿童保健所、上海市儿童急救中心、上海市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市儿童康复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外科疾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所在地。擅长对儿童血尿、川崎病、晕厥、婴幼儿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哮喘、肿瘤、癫痫、性早熟、学习困难、泌尿系畸形、先心病、骨骼畸形、耳鼻咽喉疾病等专科疾病的诊治。在疑难杂症的诊治上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国内首家成功开展连体婴儿分离术的儿童专科医院。
九院还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应急处置中的作用:2006年3月我院确诊了上海首例人高致病性禽病例;2008年“5?12” 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灾害中,我院全力以赴派遣医疗队和收治灾区伤员,圆满完成支援抗震救灾工作;2009年暴发甲型H1N1,医院确诊1例甲型H1N1重症患者(治愈康复出院);2010~2013年间落实市政府要求,分别派遣医疗队对口支援摩洛哥、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以及支持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者活动;2010年圆满完成了世博定点医院医疗保障任务;2011年全力救治“9.27”地铁 10号线事故批量伤员。
“目前,我院约有90%的专家门诊就诊病人会使用在线预约,但会诊后发现无效门诊率超过了10%。”黄虹坦言,因为“在线预约相当于把传统的预检移植到了互联网,将寻找医生的过程交给了病人自己,但你不能要求每个病人的症状都是那么‘标准’。”体验中,记者发现,不同医院的预约规则不一样,来自第三方平台和本医院自有系统的号源,到底按照怎样的顺序编排,还是一门玄学。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号源按照网络预约付费顺序安排,现场挂号,号码基本都很靠后。有些老人如果不会网上预约,而是到现场挂号,往往来得早,看得晚,不停有已在网上挂好号的人“插队”,并容易由此引起纠纷。
网上预约固然更方便,也利于医院合理安排就诊时间,但那些只会现场挂号的老人,难道因为他们时间没那么紧迫,就应该“等待”吗?如果号源能够在网上预约和现场挂号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可能会相对公平。至于预检的消失,对普通患者来说确实有问诊障碍。互联网医院原本应该是好的方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预检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服务。但根据《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医院不得开展首诊患者诊疗服务,首次就诊仍到线下预约。网上预约还需束缚。不过,目前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等第三方平台都开展了在线问诊服务,如果不确定病症归属,可以在这些互联网平台上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