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部医院专家魏盟代取报告加急排队买票
随着经济与科技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新职业、新工种不断涌现。
脱离传统职业的“新职人”有何之处?他们在新业态中有着怎样的经历与感受?记者寻访新兴职业从业者,直面挑战变化的新群体。
暖暖(化名)的一周,被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段:周末,她是一家艺术培训机构的经营者;而工作日,她穿梭于北京各大医院,在挂号处、诊室和房间奔走,是一名陪诊师。她为患者提供代排队取号、陪同候诊、与医生沟通、取检查报告等服务。
她坦言,44岁转行做陪诊师,一方面出于现实原因被迫转型,另一方面也是看中“陪伴经济”蓬勃发展。在北京,像她一样转行陪诊的人还有很多。
与此同时,这一职业尚未进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目录,相关行业标准也亟待明确。
入行陪诊师:
主动与被动
过完年,北京迎来返工潮,这也是北京的就医高峰期。
2月底的一天,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南大门外人潮熙攘,拎着X光片的、推着轮椅的、边走边打电话交流病情的,天南海北的口音交相混杂。
下午2时30分,记者在这里见到暖暖时,已是她的“第二单”。当天一早,她就从家赶赴位于东城区的同仁医院陪诊,中午又坐地铁奔赴16公里外的北大第三医院代约问诊。
从去年底开始做陪诊师,初入行的她几乎每天都收到社交平台的私信,她的收费是半天300元,“我只在工作日陪诊,算下来,平均每天接到一单”。说着,她展示了今年一月的陪诊收入,共9600元。
而周末,她将精力转回主业——经营一家艺术培训机构,目前招生近百人。
“中年创业”“80后独生女”“中年危机”,都是她在社交平台上给自己打的标签。她说,人生前二十年顺风顺水:从小无忧无虑长大,通过艺考从小城进入北京,毕业后扎根于此,工作几年后辞职创业,一帆风顺。
人过四十,生活像打了个急转弯,艺术培训生意每况愈下,父亲因病去世,与好友也产生了隔阂。“有种墙倒众人推的感觉”,她说,重重的打击让她低沉了大半年。
“有天突然醒悟,觉得不能再这么消”,她想过开网约车,当快递员、闪送员,,凭借对就医流程的熟悉、对病患心理的洞察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她找到了新的起点——陪诊师。
“零门槛、高薪、时间自由”,和暖暖一样,不少遭遇职场变化的中年人将目光转向陪诊。
橙医健康的人事经理陈占广告诉记者,去年接触到很多会计行业的中年学员,“企业降薪,一个月开五六千块钱,还要坐班,他们就想,还不如去干陪诊。”
陈占广所在的企业,自称“民用医疗级陪诊员培训机构”,在全国拥有50余个点。这家企业面向公众招聘陪诊学员,一次收费2980元,包括线上理论课、线下4天培训课、15天的医院带教实。
“更欢迎中青年学员,性格沉稳、经历相对,体力也跟得上,同时还不能有较大的外貌缺陷,毕竟也是服务行业。”陈占广说。
处于职业瓶颈期的中年群体、“宝妈”、创业者,大致勾勒出学员的基本特征。
与遭遇“中年危机”的群体不同,26岁的河南新乡青年冯超毅曾在IT企业和口腔医院工作。上班近两年后,出来干陪诊。
“一方面是之前在医院工作,有帮助病人就诊的经历,感觉发展前景挺大;另一方面,做陪诊是在做自己的事,不像给别人打工,我不太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
收获自由以外,冯超毅也担忧着一些现实问题,“断缴社保一年多了,计划今年续上,还是想要有个保障。”
陪诊中的“忧与爱”:
“对幸福的理解悄然改变”
“医院社工、代排队的、升级版‘’……”作为新兴职业,大众对陪诊师还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误解。
“刚辞职做陪诊时,除了家人,基本都不理解。他们不清楚这是干什么的,能不能到钱,多少觉得不太靠谱”,冯超毅说。
什么人会选择陪诊?陪诊教师房颖在授课时总结出三类,一是异地就医人群;二是人群,比如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的、孕期产检、“社恐”人群等;三是留守老人或“北漂”。
从医疗资源来说,北京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看病中心”,拥有三甲医院60余家,公立医院百强数量位居国内。
“异地就医的人多”,冯超毅回忆近一年来接到的单,很多都是来京看病的人。
小程序挂号、自助机取号、分诊处报到、自助打印检查报告……如今,医院设备越来越智能,却也让不会操作的老人犯难,甚至年轻人次去陌生医院,也会晕头转向。而熟悉流程的陪诊师能理清头绪,包揽费时费力的排队等工作,让患者安心看病。
陪诊师还能陪同患者进入诊室,帮患者描述病情、听取医生诊断建议,“好的陪诊师是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桥梁,尤其代问诊,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房颖说。
子女找陪诊师陪父母就医的也不在少数,张阿姨便是其中一例。暖暖说,头一天,她会通过电话提前了解张阿姨的身体情况、既往病史、用禁忌等,第二天按约定时间提前30分钟到达,取号、报到、预约检查、陪同检查、取……不到11点便顺利完成。
“我不光是跑腿的,还是病人的心理支柱。”当她把张阿姨送上出租车时,老人握住她的手说,“有了你,看病没那么可怕了,也没那么孤独了”。
“八零年代的独生子女,既要养家,又放心不下年迈的父母,找陪诊师成为他们的选择。”暖暖对此深有体会,“我是独生女,前几年我爸住院,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忙,那时就想能有个人帮忙该多好”。
与病人共情,也是不可避免的。冯超毅陪诊过一位来京看病的癌症患者,五十多岁。诊室里,大夫说“没得治了”。出诊室后,患者边走边掉眼泪,冯超毅跟在后面,“心里很难受”。
陪诊师冯超毅代问诊后,与患者沟通情况并反馈医嘱。受访者供图
除了心理随客户的病情波动,累,也是冯超毅和暖暖共同的感受。
“做陪诊前,都是开车出行”,暖暖说,现在担心堵车、没车位,选择了更的公共交通。“每天忙完回到家,真是累得不想动。”
租住在北京近郊大兴区的冯超毅,去各大医院单程要一小时地铁起步,“每天微信步数高近三万步”,他感叹,体力不好真吃不消。
穿梭医院见人生百态,暖暖对幸福的理解也悄然改变,“做陪诊师前,眼中的幸福是经济富足、家庭和睦,现在觉得一家人整整齐齐、健健康康就是大的幸福”。
陪诊师收入:
“没外面传得那么邪乎”
社交平台上,除了客户咨询业务,暖暖还会接到很多人的私信,询问陪诊师如何入行。“我建了交流群,现在一个群已满五百人,又开了二群,有一百多人。”
面对求教,她毫不保留,甚至在群里做了次免费分享课。她提醒,陪诊师不是很快达到高收入的职业,因为每单价钱是固定的,每天时间也是固定的,能算出来上限是多少。
暖暖说,有些人觉得陪诊工作自由,但顶着星星出发常有,愿意付出和能吃苦是根本。
“把利益看太重不适合做陪诊,有可能会跑偏,比如跟‘’去挣‘倒号’的快钱,这种是干不长也干不好的”,陈占广说遇到过一些培训后很快放弃的人,“因为前期挣钱比较慢”。
“陪诊师的薪资没外面传得那么邪乎,刚起步也就一个月四五千,平均月收入八千到一万五,成熟的能做到两三万。”陈占广说,学员经培训后参加,合格就可接单,半天288元,公司抽成30%,相当于每单到手201.6元。客单旺盛时,一天能接四五单。
陈占广说,他所在的公司已在北京办了25期培训班,培训了近千人,大概三百多名全职,兼职占大多数。
相对陪诊机构,暖暖和冯超毅属“个体户”,但也有相对稳定的小团队,五六人“抱团取暖”,互相交流经验,转让忙不过来的单。
陪诊师现状:
亟需规范化、标准化
在天眼查平台输入“陪诊”,显示1458家相关企业,其中北京113家。
由于尚未进入人社部的职业资格目录,目前行业标准亟待明确。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网络平台不乏关于陪诊师培训乱象的投诉。比如,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投诉者表示,在直播间下单陪诊培训课,对方4个月没收入会退费,但拒不退费。
还有人表示,交费2410元后,培训材料、发票没有,只提供软件上的自学课程,要求机构退款未果,发消息也不回。
“先培训后上岗”,基本是陪诊机构的“行规”。记者以应聘者身份咨询了几家陪诊师招聘机构,均表示需交费完成培训方能上岗,费用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有机构宣称,“不限学历、,越老越吃香”。
据不统计,目前市面上约有十余种陪诊师书,颁发机构包括中医卫生人才培训管理中心、当代中医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卫生人才服务中心等,有的需合格后获取,有的培训完即可获得。
关于陪诊行业,媒体报道中也提及不少亟需明确的问题。比如:服务过程中,患者身体出现突发情况怎么办?陪诊师、患者、医院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该如何划分?
与此同时,社会对陪诊行业的关注度也持续增强。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陪诊师”与“陪诊服务”,建议规范服务,完善标准。
“未来视发展情况定,有可能成立一家陪诊工作室”,面对今后发展,冯超毅认为陪诊师是朝阳行业,需求量会持续加大,而且一定会被规范化。
医院陪护主要是指的医疗服务机构为患者或老年人提供的陪护服务,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日常生活照料:医院陪护人员会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起居,包括饮食、穿衣、洗漱、如厕等。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他们还提供协助行走、活动等。
2.医疗护理:医院陪护人员具备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护理和康复训练,如量血压、测血糖、协助患者进行拍背、翻身等。同时,他们还可以协助患者正确使用物,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
3.心理疏导:医院陪护人员通常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协助患者应对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他们还会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及家属缓解心理压力。
4.健康教育:医院陪护人员还会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同时,他们还会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惯等。
总的来说,医院陪护人员的综合水准较高,他们不仅具备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提供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等服务。此外,医院陪护服务的价格是根据服务项目和难度来定的,一般来说是比较合理的。对于因工作等原因无法陪伴在身边照顾患者的家属来说,选择医院陪护服务是有帮助的。
挂号爽约的成因与防控
全国平均爽约率18%,造成年损失1500万个号源。大数据分析显示,忘记就诊(42%)、临时有事(33%)是主因。信用惩戒机制将3次爽约者列入黑名单(限制预约1-3个月)。智能提醒系统分三次推送(提前3天、1天、2小时),使爽约率降至9%。某医院实行"爽约号即时释放",通过APP抢号功能利用率达70%。建议设置日历提醒,若无法就诊应提前1天取消。
上海全部医院专家魏盟代取报告加急排队买票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专科医院
瑞金医院
上海市中医医院
儿科医院
中山医院
上海市中医医院 (石门路门诊部)
儿童医学中心
长征医院
龙华医院
儿童医院 (北京西路院区)
长海医院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童医院 (泸定路院区)
仁济医院 (东院)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青海路名医特诊部)
上海市口腔医院
仁济医院 (西院)
曙光医院 (东院)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杨浦院区)
仁济医院 (南院)
曙光医院 (西院)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保德路院区)
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金山总部)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武夷路院区)
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市区分部)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虬江路院区)
同济医院
妇产科医院 (黄浦院区)
华山医院
妇产科医院 (杨浦院区)
华山医院 (北院)
和平妇幼保健院
华东医院
肺科医院
人民医院 (虹口北院)
肺科医院 (徐汇区延庆路门诊部)
人民医院 (松江南院)
肿瘤医院 (徐汇院区)
第十人民医院
肿瘤医院 (浦东院区)
第九人民医院 (南部院区)
胸科医院
第九人民医院 (北部院区)
眼耳鼻喉科医院 (含宝庆浦江)
第六人民医院
眼病防治中心 (康定路院区)
第六人民医院 (东院临港)
眼病防治中心 (虹桥路院区)
新华医院
上海市妇婴保健院 (东院)
上海市妇婴保健院 (西院)
精神卫生中心
同济口腔医院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
简介:
上海人民医院建于1864年3月1日,时称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为全国当时规模大的西医医院,也是全国建院早的西医综合性医院之一。1877年更名为公济医院,1953年改名为上海市立人民医院,1981年成为上海市医院,2002年加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人民医院。1992年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连续24年十二次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1990年以来分别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单位、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单位、全国医德建设活动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单位等。上海人民医院分设北部(虹口区海宁路100号)和南部(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占地294,775平方米,是目前市内占地面积大的医院。全院在编职工2771人,其中高级511人,硕士以上学历650人。核定床位数1580张,实际开放床位2000余张,设临床医技科室48个。2011年门急诊317万人次,出院病人7万余人次,手术病人5.47万余人次。上海人民医院,148年来,市一医院在国内、市内卫生系统中一直处于领先。医院名医荟萃,在上世纪中后叶汇集了诸如专家乐文照、任廷桂、胡懋廉、沈成武、尤彭熙、陈宏达、林元英、赵东生、夏理彬、薛兆圣、龚闽珠、张镜人、张友梅、丁果、颜和昌、蔡小荪、黄正、黄羡明、谢桐、胡远峰、黄硕麟、张皙、庄心良、唐孝达、肖明第教授等国内医学人才,在医学上创出了众多国内:如例肝叶切除、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例针麻手术、台国产心向量图描记器研制、首个国产心脏临时起搏器样机研制等业绩,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上海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海人民医院开放30多年来,医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近年来,先后获准建立了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和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上海人民医院是上海市麻醉质控中心、上海市肝移植质控中心。上海人民医院还设立了上海市眼科研究所、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等19个研究机构。此外,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胰腺疾病研究所、上海市卫生示范中医科也设在上海人民医院。上海人民医院的医、教、研技术实力雄厚,成果丰硕。肾移植存活率接近欧美国家水平,“肾移植组织配型”达到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防治及发病机制研究与应用”课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肝脏移植质量处于国内水平,其相关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泌尿外科创建铥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得到F1000点评的高度评价,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1月上海人民医院施行了亚洲首例胰岛细胞移植并获成功。2000年4月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成为本市心脏移植存活时间长者。2009年成功救治了上海市首例甲型H1N1流重症病人,充分体现了上海医务人员的智慧和水平。此外,上海人民医院妇科肿瘤、咽喉及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肺部的救治,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血液净化治疗,创伤及脊柱外科,糖尿病胰岛移植及综合治疗以及肿瘤相关基础研究等均处于国内水平。上海人民医院近年来,市一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和科研教育成效显著。现有博导45名,硕导85名,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22个,硕士点33个。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市部级科技奖30项,市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400项,其中课题126项,市部级课题133项。多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培养计划、上海市、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等。上海人民医院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项;获科技部“重大新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31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医学奖等7项奖项。医院获得各类渠道的科研项目219项,科研经费总计7051万元;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53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0篇。首次在《Nature Medicine》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上海人民医院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倡导“海纳百川,追求”的医院精神,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竭诚为国内外病人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为将医院建设成为现代化研究型医院而不懈努力。
一、预约挂号服务方式:
为方便患者预约挂号,建议患者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实行预约服务。以下预约方式不收取费用:
2. 现场预约:患者可以至医院门诊一楼便民服务中心、各楼层护士吧台办理预约或自助机自助预约,亦可进行诊间预约。
二、预约挂号注意事项:
1.预约挂号采用实名制,预约者务必提供就诊者真实姓名、有效的联系电话、医疗卡号等个人资料,自费病人凭自费磁卡和身份预约。
2.预约时间:专家门诊、特需门诊、部分普通门诊为就诊日前的2-30个工作日。
3.现场预约登记成功后,请于就诊当天务必带好预约确认单、就诊卡(社保卡/医保卡/自费磁卡)来院挂号、候诊。预约成功后就诊当天患者可凭预约卡在门诊一楼自助服务机或至挂号窗口挂号。超过预约时间挂号系统将保留原预约号。
4.如出现不可避免的医生停诊情况给预约者造成不便,敬请谅解。相应预约渠道的工作人员会及时通知已预约的患者,请患者配合更改就诊日期或更换医生。
5.若不能按时来院就诊,请提前一个工作日15:00前通过原预约平台或致电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取消。若事先未按规定取消预约,一律视作违约,累计3次将被列入违约名单,在半年内将暂停预约挂号资格,但不影响正常挂号。
6.每张卡同一天同一科室只能预约1位专家。
7.本服务仅向公众提供便捷的预约方式,不患者约到指定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