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医院预约代挂号受人之托
【业务范围】
代挂号、跑腿、预约挂号、 网上挂号、 预约代挂号 、跑腿、 陪诊、 代买药 、代缴费 、代取报告....等等一切代办
【可服务范围】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中山医院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瑞金医院 、上海仁济医院 、上海肿什么瘤医院 、上海五官科医院 、上海胸科医院 、上海肺科医院、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新华医院、 上海儿童医院、 上海龙华医院 、上海儿科医院、 上海曙光医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院....等等
【我们的优势】
咨询不收费!先办事,后收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解放后曾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1年改用现名,沿用至今,是上海市第一批三级甲等医院。
经过80年的发展,中山医院本部目前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005张。年门急诊就诊量达400多万人次,出院病人超15万人次,住院手术病人近10万人次。全院职工40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高级职称600多人。
医院科室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心脏、肝脏、肾脏和肺部疾病诊治是医院的重点和特色,诊治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8个:消化科、检验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中医脑病科、呼吸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器官移植科、急诊医学科和神经内科;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1个:心脑血管疾病;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重中之重)3个:心血管疾病、肝脏肿瘤和肾脏疾病;有8个上海市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挂靠:院内感染、超声诊断、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和血液透析。
上海中山医院预约代挂号受人之托
“影像云”推广了多年,无论是申康,还是一些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都希望通过网络的方式,让病人减少检查的次数和费用,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影像报告的互联互通还需要多方推进。网速和数据量的矛盾是亟需解决的点。尽管上海已经是千兆之城,但不少医院的域网,还没有实现全光纤,因此每台电脑终端的速度,就要比家里电脑慢很多。另外,已有的数据上传模式,对云端的速率和存储也有很高要求,如果调用量过大,未必够支持。黄虹认为,如果能根据患者的需要做到定向调阅,会大大减少网络和服务器的压力,相当于病人带着一个“电子影像袋”。
“原来抢到的号源主要卖给自费用户,在线支付除了提高就诊效率,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倒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黄虹告诉《IT时报》记者。不过,网络预约尽管提高了就诊效率,但带来的新问题之一是无效门诊。张阿姨的儿子告诉记者,挂号前,他有过困惑,不知道母亲的病症到底该挂什么科,在医院网站上只看到每个医生简介,但谁适合问诊母亲这个病,非医学的他并不知道,还是到第三方平台上看了一些评价和病症解读,才找到对症的医生。
在线复诊将社区医院的“延伸”进一步延伸到了家庭。这两年,“延伸”解决了部分慢性病患者的需求:签约居民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处,提出延伸申请,家庭医生调阅患者二三级医院的就诊记录,下单开设延伸,就可以由医公司直接配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患者家中。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在线复诊,患者不仅能收到“延伸”的常用,还能配到三甲医院的特。“例如,我们医院的皮肤科有许多自研,现在患者通过在线复诊领取,也能送到家。”黄虹说。除了门诊病人,互联网医院还努力将触角延伸到越来越多的住院患者。三甲医院外地前来就诊患者多,陈阿姨去年在上海同济医院做了心脏手术,回到老家后报销,才知道需要一大堆明材料,女儿在同济医院的公号上找到了“病案复印”服务,只花了一百多元,便将病例打印多份,并直接快递回老家,节省了大量时间。
通常情况下,一张胸片的大小有6MB,一份CT影像大约有300多张照片,容量有200MB-300MB,如果网速不够,打开时很容易出现卡顿。目前,通过申康开发的上海互联网总医院公号,患者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自己在不同医院做的检查报告,包括影像,但华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尹波表示:“有时医院电脑上只能看到其他医院的CT结果,而看不到CT原片,从患者手机上看,图片又小打开又慢。”黄虹认为原因可能是对方医院未将原片上传医联平台导致。华山医院每天晚上都要将就诊数据上传到云,其中影像数据占到75%左右,容量很大。“我已经付了费,为什么机器上预约核磁共振跳不出来?”“不好意思,预约系统故障,请去人工窗口排队。”“CT报告可以在手机上看吗?”“可以,不过目前系统不太稳定。”这样的对话,在医院时有耳闻。
华山医院四个园区一共有200多台自助机,大缓解了窗口排队的压力。经过多年移动互联网和“抢红包”的市场教育,曾经横亘在老人面前的大问题:移动支付门槛正在消失。记者在现场看到,自助机使用者中不乏老人,即使到了付款阶段,打开手机支付宝或者微信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当然,大部分中老年人还是需要者的帮助。于是,者便成了自助机前忙碌的人。不过,知道手机上的互联网医院可以付费、缴费、看报告的病人相对就少了。《IT时报》记者在不同医院的随机采访中,大部分被访者对互联网医院的功能并不清楚,很少有人使用在线缴费、预约,更少有人知道,可在手机上查询报告。